全英华人汽车工程师协会
“35岁35人沙龙:虚拟化仿真专场”圆满举行
全英华人汽车工程师协会新一期“35岁35人沙龙”活动在2024年9月29日圆满举行。
本次沙龙活动的主题是虚拟化仿真,重点探讨先进虚拟化仿真技术在现代汽车开发中的应用。
全英华人汽车工程师协会主席徐宏明教授为大家致活动开幕辞,介绍了“35岁35人”活动的意义,并阐述了虚拟化仿真在汽车技术革新中的重要作用。
在本次沙龙中,四位特邀嘉宾依次发表了学术报告,探讨了虚拟化仿真技术在智能驾驶及新能源汽车开发中的最新应用与发展。本次沙龙活动由华威大学WMG博士生汪和天主持,各位嘉宾的分享内容深入而精彩,讨论环节与观众互动热烈,为线上观众提供了一个专业且富有深度的学术交流平台。
首先,来自英国利物浦大学的许艺篷博士给大家分享了“智能决策算法实现电动汽车的精细化充电管理”。许艺篷博士目前在英国利物浦大学担任博士后研究员,主要从事电动汽车等电力需求侧灵活资源管理研究。许博士为大家介绍了在新型电力系统建设背景下电力系统电力电量平衡面临的严峻挑战,并阐述了电动汽车作为一种新型的灵活可调节负荷在当前环境下创造出的灵活储能机遇,深入讨论了基于可学习长短期影响均衡的规模化电动汽车实时充电管理策略。
第二个报告来自伦敦布鲁内尔大学的博士后研究员孔岩博士。孔岩博士的研究方向主要涉及数据驱动控制和多车协同控制,本次报告的主题是“应用数据驱动控制实现车辆多目标协同优化”。孔岩博士通过介绍车辆优化控制方法,展示了如何在不同的驾驶场景下实现驾驶安全、能量管理、驾驶舒适性等多个目标的平衡与优化。并介绍了一种多车协同优化的框架,探讨了如何通过车联网技术来实现区域内交通和能量的协同优化。
之后,来自伯明翰大学机械工程专业的博士生何煦进行了以“虚拟化仿真在人机共驾技术中的意义及应用”为主题的分享。何煦的主要研究方向为人机共驾框架的数据驱动建模及优化控制,他同时也是伯明翰大学CASE车辆教育与研究中心成员。在本次分享中,探讨了虚拟化仿真在推动人机协同驾驶系统开发中的作用。通过虚拟化仿真技术,能够在安全的环境中进行人机共驾系统的测试,减少开发成本并加快设计迭代。
最后一位嘉宾来自于格拉斯哥大学的博士生易潇,分享主题是“基于图时空网络的自驾车辆意图预测与轨迹规划研究”。易潇本科毕业于同济大学车辆服务工程,研究生毕业于格拉斯哥大学机械工程,目前就读于格拉斯哥大学詹姆斯瓦特工程学院,主要研究方向包括自动驾驶车辆的规划和控制,专注于研究图神经网络在车辆的社交行为预测和规划的应用。
在报告之后,各位嘉宾和在线观众围绕虚拟化仿真和数字孪生技术在新能源汽车以及自动驾驶领域的发展和前景展开了精彩的讨论,并针对线上观众提出的多角度问题给出了专业的见解。
此次活动得到了协会合作伙伴盖世汽车的大力支持,活动吸引了超过一万五千名观众在线观看直播。(活动回放链接:https://zhibo.gasgoo.com/watch/11299932)
“35岁35人沙龙”活动是全英华人汽车工程师协会推出的系列活动。旨在为青年才俊提供一个展示和分享科研成果的平台,同时为广大会员及同仁分享他们的求学、科研、工作的经历及见解。如果有感兴趣以嘉宾身份参与未来系列活动的青年才俊,欢迎扫码填写以下报名表、或者直接与协会负责人联系。